我有三刀


  • 首页

  • 分类

  • 关于

  • 归档

  • 标签
我有三刀

几人从此到瀛洲?

发表于 2018-06-10 | 分类于 Life |

周末撸串说起高考,朋友调侃说我那应该是十年前的事了吧,我一愣,这么一算好像真的是刚好十年了。

然而那并不是那么美妙的一段回忆,时至今日还会偶尔梦见自己在考试,梦见在考场班主任盯着你,紧张茫然的情绪会瞬间涌上大脑,然后,嘭!把我炸醒……对,我就是那个没考好又没选好专业给班级给学校丢脸的差等生。大概这辈子都放不下这个遗憾了吧。

有个亲戚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考试了。不过从去年就开始依稀听说,父母一会要求他考医学院,一会又要求他考军校,当然明面上肯定不会用“要求”这样的字眼,总归是说,建议、推荐。不知是否当地氛围如此,大家都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,甚至也会参与帮忙劝说。或者考虑上家庭因素,走一条未来较为明确的路确实是比较稳当的选择。

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问过这个孩子,“你想做什么、你喜欢什么“。或许他自己也还迷茫吧……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,看过的景太少,认识的人不多,当然不能一下子给出一个答案。但如果不停追问下去,直击他最初的想法,会不会有令人惊讶的回答?

人面对选择,哪怕拥有再多人生经历还是会犹豫,更何况,他可能没的选。

所以我该庆幸自己有相对明智的父母,更庆幸能坚持己见。所以至少我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不算太差劲。

十年前那段灰蒙蒙的记忆,它就是这羊肉串上洒的辣椒粉,让我呛鼻却依然嚼的很有滋味?

干了这杯,祝福这帮孩子,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,得偿所愿。

求关注公众号

qrcode_for_gh_7c824bd15b4d_258

我有三刀

轻芒阅读深度体验分析报告(一)

发表于 2018-05-20 | 分类于 产品 |

友好声明:用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快手等APP的同学可以X掉了,不X掉看完保证不打我的我们还能做朋友。

我是一个有应用洁癖的用户,会过于苛求应用提供的内容品质。(是的之前为了研究今日头条勉强下载了,现在已经删掉!)

前段时间,同事安利就我说轻芒阅读很棒,然后被我不屑的拒绝了,我说好久之前就装了,然后又卸载了。今天不经意在关注的播客里听到轻芒创始人王俊煜的采访,突然有了兴致再用一下。

所以今天我要说说 轻 芒 阅 读(原”豌豆荚一览”),注意不是轻芒杂志。

WX20180520-223705@2x

我有个癖好,不喜欢综合、集合类APP,所以无论何种类型的APP,我都喜欢按照不同需求安装多个,例如阅读阅读类,我就装了“第一财经周刊”、“华尔街见闻”、“简书”、“锤子阅读”、“数字尾巴”、“产品经理”、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”,很明显,是按内容类型来区分的。因为我觉得大而全的结果往往是杂乱无章,比如曾经的凡客坟头草已经2米高。那么到底我的轻芒阅读梅开二度感受如何呢?

  • 先来看看这个应用的指数吧。
    (以下数据均截图于艾瑞数据)

screencapture-index-iresearch-cn-app-detail-2018-05-20-22_29_04

总榜排名7990,新闻资讯类排名92。

再来看看即刻的数据,总榜排名782,新闻资讯类排名17。

WX20180520-224437@2x

我喜爱的华尔街见闻呢?

非常给力,总榜排名677,财经类排名第4!

WX20180520-224824@2x

所以其实市场并不看好这款应用?不过根据用户年龄、地区分布,结合王俊煜一贯的个人追求,参考轻芒杂志的用户画像,也能得出轻芒阅读的用户群体,大概是一群追求品质、有文化内涵,但是严重缺少时间的都市青年。这群人可能不愿意随大流,但是又想利用碎片时间,同时会关注几个比较喜爱的公众号或者应用。所以轻芒阅读大概是,APP、公众号内容订阅器?让我想到了曾经的RSS。

可以,有情怀,加分!

再来看看它有什么神奇的功能?

不说话,上图

轻芒阅读

功能上,通过关注常用的APP,即可获取最新发布的内容,确实实现了“像刷朋友圈一样「刷」应用”的需求,并且加载资源、交互操作非常流畅。

WechatIMG134

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. 阅读体验跟锤子阅读不相上下,相较于锤子阅读的返回键,卡片式滑动非常不错;

2. 搜索功能,同时搜索匹配搜索字符串的标题和相关公众号、应用,但以公众号为主。

WechatIMG131

WechatIMG130

WechatIMG132

3. 分类排序很有意思,轻芒之选应该是经过编辑挑选的,其次是内容生产主要群体公众号。整体应该是经过考虑的,暂时没发现是动态分类。

WechatIMG133

再来看看它是怎么实现的?

按照我的思路,如果来源是网站,好解决,如果是公众号,是后台关注了很多公众号,然后以后不停爬取内容,如果来源是APP呢?留个课后题给你们。

当然,我也会放个彩蛋给大家,轻芒团队的Github[https://github.com/qingmang-team](为啥只有一个王俊煜?),有个项目是轻芒对外的API文档[https://github.com/qingmang-team/docs],里面对授权的设计,应该是借鉴了微信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玩下试试。

相对来说这是一款比较符合我个人口味的APP,也很想看看王俊煜心中的豌豆荚能长成什么样,所以我是暂时不会删除轻芒阅读了。今天暂且这样。下回内容将从UI角度分析。

我有三刀

关于咖啡的不正当心得分享

发表于 2017-07-17 | 分类于 Life |
咖啡
阅读全文 »
我有三刀

年中总结不靠谱指南!!

发表于 2017-07-02 | 分类于 Life |
年中总结不靠谱指南
阅读全文 »
我有三刀

醒醒,根本没有互联网思维!!

发表于 2017-06-11 | 分类于 Life |

现在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个周末都会去书店逛一圈,看看有什么新书,或者有什么畅销书,以此来判断大家都在读什么。然后逐渐地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经管类的书大多带有“互联网”、“华为”、“马云”、“腾讯”、“谷歌”、“小米”、“电商”等等字眼,翻了几本,内容大概都是鼓吹互联网东风,大同小异,像什么学习小米的营销、如何淘宝开店、利用大数据等等,诸如此类。
也确实,时代变了。

“1978年11月27日,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按时上班,走进办公室前他先到传达室拎了一把热水瓶,跟老保安开了几句玩笑,然后从写着自己名字的信格里取出了当日的《人民日报》,一般来说他整个上午都将在读报中度过。”这是摘抄自吴晓波的《激荡三十年》的一段话。当时的场景距离现在近40年了,对应如今,大部分人应该是这样:9点按时上班,先从咖啡机取一杯咖啡,然后打开邮箱查阅最新的工作邮件,闲暇之余刷刷新闻网页,空的时候可能一个上午都在刷微博中度过。

在另一个位面,一大波土豪暴发户开始洗白,自称风险投资人,借口国家对民间资本的合法化(其实是国家需要用你们的资本带动实业,又不希望银行赔钱,这些个傻x),然后合伙集资开起了高利贷公司,美其名曰互联网金融,什么p2p啊,b2c啊说起来是一套一套的。另外几个可能跟土豪关系不错的,开起了创业咖啡馆,专门提供这帮人在那谈生意。玩法高级的,成立创业公司孵化器,建了一栋楼,当起了房地产商,说是吸引投资人带动本土经济发展。

时代变了,风气也变了。有些人总想着一夜成名,于是又有另一波人出现了,在网上秀脸秀肉卖唱卖萌,这叫网红经济。尤其现在很多年轻人,动不动谈互联网思维,说哪家公司几个人融到了几百万美刀,哪家公司马上要上市了,觉得一切都很容易,理所应当。

大家都说这是互联网思维。相对于传统行业,无非是不需要到处跑业务,把产品放到网上卖;营销广告在网上一登,更方便有效,用上几句网络用语来博眼球。所以互联网思维,就是一个工具、手段。相较于以前这个手段成本低、收效高、覆盖广、影响大。但是都有一个基础,那就是你的产品要足够好。像雷军这种天才人物还不是要埋头研究产品。你把螺丝螺帽放网上卖能赚到什么?

昨天去看了《内心引力》这部小众的纪实电影,讲述了7个人的创业故事,看的我几次热泪盈眶。不谈电影本身如何,印象最深的是在云南种了一辈子咖啡豆的张老大,风趣幽默的他,在谈起用十年的时间培育的咖啡种被一场霜压没了的往事时,久久沉默不语,却最后吐出几个字,“咖啡,我的梦”。这才是值得尊敬,也该是当下最缺少的精神。
别太沉迷吹嘘互联网,遵从内心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。我希望未来听到的谈论的是关于“专注”、“平等”、“共享”、“开放”。

我有三刀

摄影篇二

发表于 2017-03-08 | 分类于 Life |

风景人文杂篇(待更)










我有三刀

摄影篇

发表于 2017-03-08 | 分类于 Life |

摄影算是比较久的爱好了,整理了下之前的照片。

城市篇








我有三刀

我真的在造原子弹

发表于 2017-02-27 | 分类于 Life |

最近和新同事聊天,他是个产品汪,问我为什么不做产品去做程序猿。我想了想说,可能这是创造一样事物最快的途径吧。
人们工作,除了解决生理需求以外,我想还是有必要向精神需求靠拢,可能要学会尝试着去把很细微很平凡的事情,想象成一件了不得的工作。
制造工在流水线可能只是钻个孔上个螺丝,但很可能这颗螺丝是人类探月飞行器上其中之一。油漆工在刷白墙,因为几天后这儿将展出梵高的原作。钟表工不停的摆弄极小的齿轮,搞不好这个钟来自上个世纪的某个王朝。修鞋的正在把一块鞋底钉到旧皮鞋上,似乎眼里看到了那双公主的水晶鞋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传统技能,躲在鲜亮的背后,依自己的想法去打磨物体,木器、瓷器等等,一件件用心良苦。
这些我都做不到,我只能写写helloword,所以去做程序猿了。我天天幻想着哪天写个很牛逼的开源框架被apache收编,要么就是跟高斯林去改进java了。咋地,谁规定底层码农就不能当国王啦。
我家那位最近忙的天天加班,跟我抱怨说天天做那几个封面,做那几本书,心好累。我说,谁说这就不能是一名设计师,可能你的书成了畅销书,你的设计未来会被几万几十万人看到,这样想是不是就有动力了。
这就是我们小人物,以己之力去创造,可能我只是一个卖茶叶蛋的,但我的蛋还有个名字叫,原子弹。

我有三刀

冯诺伊曼快递公司的流水线

发表于 2017-02-26 | 分类于 Life |
计算机的组成趣谈
阅读全文 »
我有三刀

读GEB小感——佛、道与递归

发表于 2017-01-22 | 分类于 Life |
关于GEB一书的小小感悟
阅读全文 »
12
张三刀

张三刀

少年乘五马,何夜梦三刀

11 日志
2 分类
7 标签
GitHub weibo
友情链接
  • HCC Design
© 2018 张三刀
由 Hexo 强力驱动
主题 - NexT.Mist
浙ICP备 18012654号